前阵子,互联网大裁员的消息霸屏朋友圈,被裁焦虑笼罩在无数程序员头上。随后,这股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各行各业。
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完全停止招聘活动。只不过不再是大面积地招聘,由宽口缩成窄口,从广撒网变成精准打捞。
招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开始筛选候选人信息,到发出邀约,几轮面试下来双方还能对彼此很满意的,少之又少。
信息不对称,曾经是企业在搞招聘时最为头痛的一件事。
RPO(招聘外包)行业的兴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板们招人的焦虑。
然而,近几年兴起的直聘平台明显对这些招聘外包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求职者只需要上传简历,就能直接对接心仪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甚至是这家公司的CEO。
在这样的困境下,招聘外包平台要怎样才能在抢人大战中更胜一筹?
某个头部RPO平台的负责人认为,私域生态天然适合做招聘。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方面,整个私域生态是熟人之间的社交。在这个场景下,信息传达会自带一定的信任滤镜,人们会出于惯性地认为这些信息更真实、可靠;另一方面,招聘双方在微信直接交流,可能一个微信电话就把offer敲定,缩短了整个招聘的链路。
比如现在有很多猎头,会从各个渠道搜罗到大量求职者的手机号,然后主动添加他们的微信。猎头们通过每天在朋友圈里发大量的职位推送信息来触达潜在的优质求职者。
这种做法虽然可行,但效率太低且不够精准。
这位负责人强调,“精准”是做招聘的关键。
作为国内最早在私域里大规模招人的RPO公司,该平台是如何玩转私域的?
做到“精准”,就必须构建动态的用户画像,从招聘者的需求出发,为他们准确匹配意向职位。
在引流环节,句子帮助他们用Excel导入AI外呼批量添加好友,将20万条手机线索全部迁移到企微。
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微信收到服务消息或接到品牌的官方电话,被告知添加微信可以推荐本地岗位;已经是该平台客服个微好友的用户,会在微信中收到企微好友的申请。
同时,将已有的用户信息同步备注,初步构建私域中的用户画像。
在承接环节,用户添加好友后会立刻收到客服的2条欢迎语,被告知岗位合集链接和应聘小程序入口。
这一步尤为关键,当用户扫码进入小程序,填写了自己的工作地区、经验和学历等个人信息后,这些信息就会同步到企微标签,得到更完善的用户画像。
借助标签组合,招聘方能够在后续的环节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岗位信息推送。
除了私域中的私聊触达,平台还会在群聊中高频多次触达用户。
用户进入本地求职交流社群后,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招聘信息和应聘社群的二维码。看到感兴趣的岗位,可以直接扫码加入对应的社群,填写面试登记表,初筛通过后就会收到下一步电话通知的面试。
此外,用户主动向招聘助手咨询所在城市岗位时,后台会根据其触发的关键词,自动回复适配其的岗位信息。
如果用户有了求职意向的变动怎么办?
比如他昨天想找平面设计的工作,今天突然做策划更香更赚钱。按照设想,后台会只根据已有的标签为他在私域内垂直推送相关的信息。
但是只要他发送了含有「策划」相关的信息,后台就会为自动他打上新的标签,立即推送与之相关的岗位信息。并且5分钟之内,用户一定能收到回复。
“只有动态的标签管理,才能让人事招聘真正流动起来,提高双方的效率。”这位负责人说的话,是有这么几分道理的。
像招聘这种本身就需要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才能洞悉对方需求的行业。